阅读提示
(相关资料图)
人均身高持续增长,身高与职场竞争力、择偶标准,乃至个人魅力指数等挂钩的错误观点也在肆意增长,一些家长产生了“身高焦虑”。医生提醒,孩子身高有客观规律,家长应避免通过注射生长激素等方式“拔苗助长”。
春季,被不少家长视作“拔高干预黄金期”,有的家长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睡眠指导等帮助孩子增高,而有的家长病急乱投医,采用注射生长激素等方法。
医生提示,临床上用于治疗矮小症的生长激素,并不适用于健康人群,甚至可能给青少年身体健康带来隐患,家长不应盲目选择。此外,网络增高偏方一般缺乏科学依据,家长应避免偏听偏信。
为多长5厘米家长想给孩子打生长激素
2022年6月,赵倩花了399元在沈阳一家成长中心购买了身高体检套餐,当时近4岁的儿子身高105厘米,被检测出骨龄比实际年龄偏大一岁。
医生告诉赵倩,她儿子可能最高只长到167厘米。“至少要长到172厘米吧。”赵倩说,为了这5厘米,她动起了给儿子打生长激素的念头,并咨询了很多医院,了解到生长激素的价格,医保报销后一年大约需要3万元~8万元。
为了让孩子长高,从2019年开始,李文琦就在家里的冰柜长年冷冻着10升左右的猪骨和牛骨浓汤。“一次买三四十斤的大骨头熬制成汤,煮饺子、下面条、炖菜都会放一大勺”。
“吃腻了也要硬吃,长个的黄金期很短暂,一定要补上去。”李文琦说,除了食补,家里还贴着“摸高器”,她会每晚督促两个儿子各跳跃摸高100下。此前,她还让儿子练过睡前盘腿。“据说可以通经络、促生长”。
记者采访发现,还有家长听信网络偏方,通过“贴黄豆”“共振法”等催长。
沈阳一家三甲医院儿科医生徐浩告诉记者,他在互联网医疗平台看诊3年,每年春季被问及最多的问题就是:“我家孩子能长到多高,需要打生长激素干预成长吗?”
“肥胖可以减肥,五官可以调整,唯独身高,想改变很难。”徐浩指出,网络偏方一般缺乏科学依据,家长避免偏听偏信。
多重原因导致家长“身高焦虑”
根据教育部发布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与2014年相比,2019年全国7岁~22岁各个年龄组男女生身高指标均呈现上升趋势。然而,数据的增长仍赶不走家长们的“身高焦虑”。
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的心理咨询师王冠表示,近年来,我国人均身高持续增长,但是,身高与职场竞争力、择偶标准,乃至个人魅力指数等挂钩的错误观点也在增长。
赵倩直言,她之所以执着于儿子的身高,原因在于自己经历过的身高歧视。“初中时成绩最好的同学可以当升旗手,可她因为个子矮被换下来了,求职时因身高不足160厘米,被服务行业企业多次拒绝,被说‘没气质’,相亲时因身高不足被拒绝,久而久之成为了一种心病。”
记者发现,在电商平台上,一些商家也不断制造“身高焦虑”,“小个子勿拍”“大长腿必看”……还有商家推荐帮助儿童增高的保健药品,以及青少年增高训练课程。
王冠认为,现实生活中,个人魅力受学识眼界、健康体魄、气质态度、生活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只身高一项。焦虑的家长冷静下来思考,不能为了增高几厘米而放弃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生长激素药物介入可能暗藏健康风险
徐浩表示,相似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患者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以上或第三百分位以下,才能被诊断为矮小症。部分儿童由于先天遗传或患有骨病、心脏病、哮喘等疾病导致矮小,这类不属于医学上生长激素药物的适应症范畴。
他还提醒道,生长激素药物的介入可能带来包括内分泌紊乱、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等健康风险。
“适时观察孩子的身体变化,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测骨龄,这种行为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应该理性对待孩子身高,以正确的方式进行干预,例如,引导孩子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饮食上注重营养均衡,同时多进行户外运动。”徐浩说。
王冠认为,应纠正商业陷阱营造的价值偏差,营造多元化的审美氛围。“当社会对身高的审美出现偏差,并引发不合理现象时,需要通过法律进行纠偏,例如,用人单位对男女求职身高设限等现象出台规范细则。”
徐浩说,一个人的身材长多高是有客观规律的,家长不要“拔苗助长”,也不要给孩子灌输越高越好的错误理念,而是营造一个愉快轻松的生活环境,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记者 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