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姜叶片有白色斑点,有说是虫害,有说是病害,到底是怎么回事?

努力就好啦   2023-06-20 15:14:57

“这是大姜斑点病,不是虫咬的。”

“不,这是虫害,是蓟马为害。”

“俺看着像病害。”

“俺怎么看着像虫害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

一块大姜地里好几个人在议论着,探讨着,争论着,搞不清楚这大姜是得病了还是被虫咬了。那我们就来当一回“大夫”,展开“望闻问切”之旅。

一,望闻问切

望,此片大姜的叶片出现黄白色叶斑,梭形或长圆形,细小,斑点的中部变薄,轻轻一搓斑点破裂或穿孔。

综观整个叶片,病斑的分布较密,全叶似星星点点,病斑处可以看到有针状的分生孢子。叶片并无扭曲,枯黄现象。

而且此片大姜生长的比较茂盛,株间较郁闭。

闻,闻之无异味,非细菌所为。

问,问及主家,此地已连续种姜多年,最近因气温较高,加之连阴数日,田间湿度较大,而且基肥用的鸡粪较多,苗期冲过几次氮肥。

切,切无处切,可省略哈。

二,诊断结果

根据以上“望闻问切”情况,基本可断定,这片大姜是病害所为,即大姜斑点病,而非虫害即蓟马所为。

辅助证明:

蓟马是一种食性很杂的害虫,为锉吸式口器,即其嘴巴似锉刀,先把植株的叶或茎等柔嫩部位锉破,而后吸食其汁液。

其取食方法这与蚜虫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蚜虫是刺吸式口器,即嘴似针,刺破植株“皮肤”后吸食内部汁液。

蓟马的成虫和幼虫都锉吸植株汁液,姜叶受害后会产生很多细小的灰白色斑点,受害严重时,大姜叶片会出现枯黄,扭曲的症状。

而大姜斑点病的病斑是中部变薄,容易破裂或穿孔,病斑星星点点的,因此又叫白星病。

大姜斑点病并不会造成叶片枯黄,也不会扭曲或皱缩。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姜斑点病其病部会出现针尖状分生孢子,而被蓟马所害却没有孢子出现。

所以,这片大姜是得了姜斑点病,是一种真菌病害,而非虫害。

知己知彼,所以下一步就是对症施治了。

三,对症施治

引起大姜斑点病的原因是,病菌在病残体内或病菌遗落在土中越冬,成为初侵染源。

第二年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以雨水溅射到大姜叶片而进行传播。温暖高湿,株间太密,田间湿度大或重茬连作,都有利于该病的发生。

其实大姜斑点病是比较好防治的,一是避免连作,可以实行2~3年的轮作。

二是选择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大姜,不要在低洼地块种姜。

三是注意氮磷钾肥料的配比施用,不要偏施氮肥。偏施氮肥的大姜,其生长过于茂盛,株间透气头光性差,容易出现斑点病。

像这块大姜,由于主家用了较多的鸡粪做基肥,鸡粪本身就是含氮量较高的有机肥,再加上他在苗期又用了几次氮肥提苗,水分又大,结果导致植株过于茂盛,通透性差,湿度大,药物预防又没跟上,结果出现了姜斑点病。

四是在斑点病发生初期,叶面可喷施甲基硫菌灵,百菌清,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施2~3次,效果较好。

说到这里,我不妨再把蓟马的防治方法也说一遍吧哈,希望大家不要嫌我啰嗦哈。

蓟马这种害虫特别讨人烦,玉米,棉花,烟草,蔬菜等多种作物上都有其身影,能飞善跳,叠代出现。

在大姜上,蓟马在5~6月份出现危害,防治不力之时,大姜叶片会出现被锉食后的白点,严重时会造成叶片扭曲或皱缩,影响光合作用,降低产量。

7月份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雨水的增多,不利于其繁殖,也造成部分蓟马的死亡,其发生受到一定的抑制,虫口数量会有所减少,危害降低。

蓟马成虫很活跃,地上地下都有,会飞也会跳,又加上白天躲在暗处,夜间活动力大,其“身轻如燕”,可借助风力进行扩散传播,所以防治起来很难。

蓟马成虫怕光,白天会躲在叶腋或叶荫处为害。它们怕热,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难以生存。多雨季节,大姜的叶腋处会积存雨水,能把幼虫给湮死。

对于大姜蓟马的防治,可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注意姜田的清洁,如早春清除田间杂草和残株,落叶,集中销毁或深埋,以消灭越冬成虫或幼虫。

栽培过程中勤浇水,即小水勤浇,以湮灭幼虫和地里的蛹,勤除草。

药剂防治可以用菊酯类杀虫剂,甲维盐,阿维菌素等杀虫剂+啶虫脒或吡虫啉等杀蚜剂,也可以单用噻虫嗪,螺虫乙酯,抗蚜威,氯噻啉等杀蚜剂,在傍晚或清晨进行喷施。也可以随水冲施辛硫磷等杀虫剂杀灭幼虫或蛹。

好了,关于大姜叶片出现星星点点的白斑点的问题,我们就说这些。如果你的大姜出现斑点,一定要注意区分到底是病害还是虫害,或者是二者皆具,然后再对症下药,别把虫害当病害治,也不要把病害当作虫害来防。否则,竹篮打水一场空,费钱又费力,还耽误了事,造成大姜产量的下降。

精彩推送